9月23日至25日,在杂交水稻发源地洪江市安江镇,一场由我院电子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主导的“科技盛宴”精彩上演。作为湖南省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示范活动“科技潇湘行(洪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支部充分发挥“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引领作用,联合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推广学会、湖南省电子学会,为塘湾中心学校与洗马乡中心学校的1646名师生,带来了集科普性、观赏性与启发性于一体的空中飞行表演,成功点燃了青少年的科学热情。
本次活动以“飞行编队无人机、穿越机与航模”为核心,通过三个篇章,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科技的魅力。
第一篇章:协同之美——无人机编队绘就“空中画卷”
数十架无人机在精密算法控制下,以厘米级精度在空中变换队形,时而如繁星闪烁,时而化彩虹飞渡。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协同控制、定位避障等前沿技术的生动诠释。志愿者们借此寄语学生:“未来属于敢于用代码和逻辑改造世界的人。”
第二篇章:突破之勇——穿越机竞速上演“速度与激情”
小巧的穿越机以高达200公里的时速,在障碍间急速穿梭、俯冲、跃升,将操控技术与飞行员的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惊险的飞越,都引发现场阵阵惊呼与掌声。志愿者鼓励道:“科技之路从无坦途,唯有像穿越机一样,在挑战中淬炼,方能获得翱翔的翅膀。”
第三篇章:传承之智——匠心航模诠释“创造力量”
与前两者不同,航模表演的主角是由学生们亲手组装的魔术板航模。这些高度还原苏27等经典机型的作品,虽无炫目的灯光,却在一盘一旋、一翻一滚中,生动诠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志愿者强调:“科技可以迭代,但双手创造的价值永不过时”。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科普团队在总结时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无人机编队教会我们‘协同’,穿越机提醒我们‘突破’,航模告诉我们‘传承’。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仅要成为技术的使用者,更要成为创新的缔造者。”
此次电子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精准对接地方科普需求,将高校专业教学院部党支部与地方基层党组织联合建设有机融合,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有效结合。在袁隆平院士曾奋斗37载的这片土地上,活动不仅为洪江青少年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彰显了我院在服务社会、科普育人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贡献了高校力量。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