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廷敬的自律和定力

发布时间:2021-03-30 作者:蒋伟 来源:纪检监察处 编辑:李敏 审核人:刘达有 点击数:

      陈廷敬是中国正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我不佩服《大清相国》书中写他“等、稳、忍、狠、隐”五字诀的所谓为官之道,却独佩服他始终保持强烈的自律自省自修意识,能一生坚持做到“忠诚、清廉、正直、实干”。

  陈廷敬所处的官场环境非常复杂,特别是康熙中后期官场腐败非常严重,他却始终能做到清廉自首而有所作为,保持半个世纪清白为官的操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既是清官,又是好官,既是能官,还是德官,这靠的还是自律和自身修养。所以康熙皇帝赞赏他“恪慎清勤,始终一节”、“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是要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大清相国》一书中,陈廷敬无论是调查科举贿选案、山东巡抚富伦奏报百姓自愿捐粮案,还是调查山西阳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云南巡抚王继文修建大观楼、清理钱法查处官商勾结案,面对的诱惑都是巨大的,当时的贪官污吏和潜规则横行,而陈廷敬惟其自身清正,遇事便无私无畏。

  他受命督理钱法时,到宝泉局上班第一天,就指天为誓:“不拿宝泉局一分钱。”宝泉局官员奉上一枚秦半两,说是区区一枚旧钱,按照宝泉局风俗,拿一枚旧钱系在腰间可以避嫌。他新来乍初碍于面子,就收下系在腰间。后来,宝泉局官员按潜规则给他送样钱被拒。事后,看到桌上落下一枚铜钱,他蓦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就受了二钱,马上派人将一枚铜钱和腰间秦半两取下,一并交还宝泉局。

  陈廷敬自律很严,治家亦严。《大清相国》里讲到,他曾嘱咐家里人,凡行为不端,送礼请托者,一律不准进家门。弟弟陈廷愫任河北武安知县期满,求哥哥替他在京谋职。当时官场托人求官是很平常的事,陈廷敬以其职权要办成这件事亦是举手之劳。但是,陈廷敬却写了一封家书,奉劝弟弟不要因跑官而污了清名,不如归田回家安享林泉之乐。

  陈廷敬正是这样一种时时刻刻严格自律、自省自警、自我修炼的人。这也成了他在当时具有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实干而低调,奉公而自律。

  习近平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在“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的反腐形势下,需要自律与他律结合,一方面我们要靠“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硬约束,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自律意识,给自己戴好“紧箍咒”,依规和立德统一,自律与他律结合,从细处小处做起,既监督自己又接受别人监督,积小律而立大律。

  二是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与耐力。定力就是遇事处变不惊,胸怀博大,泰然处之。每临大事有静气。知之而后定。耐力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陈廷敬始终做到了这两点。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得到定力与耐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自我修养,时时刻刻保持自律自省自警。人有毛病有缺点并不足畏,顶要紧的是人须时常自我检点,自我反省。正如荀子所说,每日都要三省吾身。

  三是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修养。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儒家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陈廷敬也正是按这个要求和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倡导王阳明的“心学”,阳明心学强调以“破心中贼”为己任的,而这种“破心中贼”,实际上就是一种自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认为只有努力修养心体,继而修养得纯正才能做到“心安、有静气、有定力”。当下社会,物欲横流,面临的各种诱惑和欲望很多,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自我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和党性观念,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强化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另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共产党人的“心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学”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不断自我完善,健全人格,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让自己的理想信念足够坚定。来源:三湘风纪网,作者蒋 伟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  湘ICP备05009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