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创新创业在教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根据学院制定的第五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要求,结合院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主题
创新引领未来 创业成就人生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1、以赛促学,培养和发现创新创业生力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动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以赛促教,探索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素质教育新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成就典型。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组织机构
1、主办;机电工程学院 承办: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坊创新创业协会
2、大赛组织小组
组长:钟波
副组长:左光群、罗维根
工作人员:张乐(大赛联络员)、李青云、郭纪斌、陈文才、李颖、钱萍、余光群、侯超男、胡玲玲、彭雄凤、王彩霞、左轶男、谢莉娜、王润霖
3、大赛评委会
组长:钟波
组员:左光群、李青云、张乐、郭纪斌、陈文才、李颖、钱萍、余光群
4、学生工作组:
摄影、摄像:刘宇、胡义
职责:活动全程摄影、摄像
后期视频制作:戴宏海、彭鑫龙
职责:活动全程后期媒体资料制作,视频编辑
活动现场组织:苏番、李凌志、谭任坚、俞望、刘志疆、汪凡
职责:决赛阶段现场布置、秩序维护、人员组织
活动资料:汤婕、刘志疆
职责:活动全程参赛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初、决赛成绩统计、汇总
四、比赛形式
2019年机电工程学院创新创业规划大赛主要针对2019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赛事遴选项目和参赛团队。大赛规则及评审流程均采用2019年省赛模板,采取分类评比进行单独评奖。主要考察参赛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团队创新意识、创业理念及协作精神。比赛获奖项目及团队代表院部参加学校的比赛2019年,由院部指派专人予以辅导,并带队参赛。
四、赛事要求
1、院部要完成50个以上的项目,原则上每个老师至少带队一个团队,完成前期的组队等相关工作;(上学期院部已经进行了比赛的部分工作,将根据有的项目划分给老师)
2、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17、18级全体在籍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不限报名团队数量,每个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负责人1人,每人必须参与一个团队项目。指导老师1名,自行邀请
3、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的选题、核心部分的构思设计、申报评审书的撰写及ppt展示资料均由学生完成;
参赛作品必须按照要求向大赛组委会提交全部资料,相关细节应作说明;
参赛作品使用别人已经注册的知识产权内容,申报时应注明出处。凡是不符合方案规定、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不能如实申报相关材料和主动声明引用他人成果者,将取消参赛资格。
五、比赛流程
(一)大赛时间安排
1、4月30日至5月14日(赛前宣传)
2、5月15日至5月20日(统计报名、统计参赛项目)
3、5月21日至6月5日(初赛准备,项目汇总表报送教务处)
4、6月6日至6月10日(初赛评审,项目申报,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学校比赛)
(二)评审
初赛评审依据申报材料评委进行评审打分,前10名参加决赛阶段比赛。决赛以团队成员ppt演示和现场答辩为主要形式,ppt演示讲解环节6分钟,现场答辩环节4分钟。评委现场打分,决定名次。
五、评审标准及额外加分条款
参赛作品得分为参评专家评分的总和,通过分值高低评选出名次。
(一)申报材料评分标准
1.可行性(25分)。一是作品是否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否立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向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互联网+、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二是是否对作品的技术水平、市场反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提出投资建议。
2.创新性(25分)。指参赛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或具有低碳、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特色,内容、理念是否新颖。
3.专业性(25分)。指参赛作品涉及的内容与参赛团队成员所学和擅长的专业业务、个人特长、爱好是否紧密结合。参赛团队的组合搭配和分工在知识结构上是否科学合理。
4.实践性(25分)。指参赛团队是否具备融资、抵御风险、公司管理等能力,是否有能力将规划付诸实践。
(二)现场答辩评分标准
1.现场陈述(40分)。是否能全面且客观地介绍和评价产品及其市场前景;是否对市场调查的情况和结果进行严密和科学分析,介绍短期和长期整体发展及营销战略;对团队是否有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完善且符合实际的企业融资方案,并测算资本回报;对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和关键问题是否进行前期考虑和分析,并附有实质性的对策;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陈述。
2.回答提问(40分)。是否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要点有准确的理解,回答具有针对性;能否在评委提问结束后快速回答,且内容连贯、条理清晰;回答内容是否真实可信;对评委特别指出的方面能否做出充分说明和解释。
3.整体表现(20分)。陈述和回答提问的内容是否整体一致,且语言简明扼要;团队成员能否很好地协调、合作,彼此互补,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能阐述清楚。
现场答辩具体规则另行通知。
(三)额外加分条款
额外加分指参赛作品入围决赛后,在决赛现场答辩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在现场答辩专家评分的基础上适当加分,加分的原则是就高但不累加。所有申请额外加分的作品,必须提供佐证材料,能否获得加分由大赛组委会认定。
1.参赛作品已经授权国家专利的,发明加3分,实用新型加2分,外观设计加1分。2.已完成企业工商税务登记的加2分。3.专利发明人和企业法人须为参赛团队成员(含指导教师),专利授权加分和企业工商税务登记加分有效期均为2017年7月1日起至决赛前,不在规定期限的不予加分。
六、评奖与奖励
三类赛事各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
一等奖:证书+奖品
二等奖:证书+奖品
三等奖:证书+奖品
优胜奖:证书+奖品
七、附件
附件1:评分表
附件2:报名表
附件3: 汇总表
附件1
机电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大赛评分表 |
参赛类型: |
参赛项目: |
商业计划书(共100分) |
可行性(25分) |
创新性(25分) |
专业性(25分) |
实践性(25分) |
额外加分 |
总分 |
|
|
|
|
|
|
现场展示总分(共100分) |
现场陈述 (40分) |
回答提问 (40分) |
整体表现 (20分) |
总分 |
|
|
|
|
最终得分 |
|
排名名次 |
|
附件2
项目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联系电话 |
队长 |
|
|
|
|
队员1 |
|
|
|
|
队员2 |
|
|
|
|
队员3 |
|
|
|
|
队员4 |
|
|
|
|
队员5 |
|
|
|
|
队员6 |
|
|
|
|
队员7 |
|
|
|
|
队员8 |
|
|
|
|
队员9 |
|
|
|
|
指导老师 |
|
|
|
|
附件3
机电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队汇总表 |
编号 |
参赛类型 |
负责人 |
负责人联系方式 |
参赛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电工程学院
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