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古村,一座位于会同县高椅古乡的千年村落,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因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雕梁画栋、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纵横交错,傩戏唱响民俗文化、民俗博物馆穿越千年印记,这个被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古村落,在炽热的盛夏,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湘信”青年。
探索文化之美:高椅竹雕
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浩瀚。宋代文豪苏东坡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对竹的喜爱。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世称“竹林七贤”。
高椅竹雕起源于明清时期,与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活习俗紧密相连。“湘信”青年走进高椅古村探访当地著名的竹根雕刻艺术传承人,探寻竹根雕刻的深厚底蕴,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构建竹根雕刻数字化宣传矩阵出谋划策。
领略非遗魅力:高椅剪纸
高椅剪纸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流行于会同高椅一带,是一种使用剪刀或刻刀在红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湘信”青年走进黄杏奶奶的家,听老人家讲述学习剪纸的经历,讲解每一幅作品蕴含的吉祥寓意,并跟着黄杏奶奶学习剪纸技艺。同学们在领略非遗魅力之时,更是群策群力,在古村百年戏台前搭建起简易直播间,和黄杏奶奶一起传播剪纸文化,助力高椅古村开启数字生活新体验。
文化传承创新:高椅黑米饭
古村内炊烟袅袅,黑米饭的清香弥漫街巷。高椅黑饭制作技艺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原料为当地特有的乌饭树叶,经捣碎、浸泡、蒸煮等12道工序,将糯米染成晶莹乌黑。
“湘信”青年深入乡村一线,探寻古村密码,感悟乡村振兴真知,从田野课堂汲取奋进力量,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调研,运用专业所长为当地传统美食黑米饭设计兼具时尚感和文艺范的包装,用实际行动助力高椅古村高质量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湘信”青年将以实际行动传承文化根脉,汲取奋进力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文明之光。

探索文化之美:高椅竹雕

领略非遗魅力:高椅剪纸

文化传承创新:高椅黑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