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教务处:“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10-02 作者:高婷 来源:教务处 编辑:张梦闪 审核人:徐红丽 点击数:

近年来,我院持续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56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57个、省级技能竞赛509奖项;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承担技能认证培训考核工作,学生报考“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络应急响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6种证书获证率高达100%。

“岗课”对接,以“岗”定“课”

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入长沙经开区、望城经开区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关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学习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形成了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了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的融通。按照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做到岗课对接,以岗定课,以岗位工作内容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任务设计,推进“岗课赛证”融通,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有效载体,助推专业教学改革走深走实,为学生技行天下、职赢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创新纵向跨岗位工作任务进阶,横向跨业务场景进阶的“二维递进”教学设计,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汇聚教师、学生、企业智慧,共同研发“诗路中国”、智慧工业、数据库实训、软件报错数字平台,打造“四平台一图谱”数字资源,实现课程整体数智化升级。

“课证”融合,以“证”定“标”

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持续探索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融合,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将Java Web 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的职业技能标准融入到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目标中,将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对课程进行解构重构,实现课程模块与证书技能点一一对应,课程理论考核的50%题目随机从X证书的理论考核题库中抽取;技能操作考核标准与考核平台采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平台进行考核,考核题目与1+X证书的实操考核题目进阶融通,学生同步完成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和考试并获得证书,实现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融合,畅通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为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课赛”融通,以“赛”提“技”

构建“校-省-国家”三级技术技能竞赛体系,将院级、省级、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嵌入实践课程教学中,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驱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学生自2018年底以来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566项,其中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8项,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83项、二等奖188项,三等奖238项。积极发挥大赛参赛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参赛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指导工作,做好同学之间的“传帮带”,积极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做到“课赛”融通,以“赛”提“技”。

“感谢老师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真题转化实战课程,在‘真题真做、真岗实练’的环境中我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获得者刘洋说道。

“岗课赛证”融通,以“融”壮“师”

学院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教师素质、教材改革、教法创新为重点,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建设,以质量文化为引领,以“三五一平台”体系为保障,持续推进“三评三查三赛”质量监控制度改革,坚持教师下企业实践和“逢假必训”,积极开展课程认证和课堂革命,“三教改革”成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持续攀升。学院入选中部和东北地区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连续两年获评湖南省育人成效20强。获得省级专业教学团队5个、思政课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人才培养方案8个、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题库7个、省级优秀教材5本,省级“楚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精品在线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省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规划教材2本,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49个。丰硕成果的取得既是“岗课赛证”融通的有力证明,也极大地提升了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将持续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激励更多学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党委书记贺代贵带队深入企业调研

院长朱焕桃带队访企拓岗

1+X证书考试现场

获2025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