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8-04-12 作者:杨文超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基础课部(体育部)、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编辑:王红时 审核人:雷刚跃 点击数: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建设上,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延续性。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研究区域经济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寻找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入点,适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合理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创新创业课属于公共必修课程,是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发展要求,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小微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一门指导性课程,在内容设计上重视创新创业两大主题的均衡处理。

二、从课程目标出发完善教学内容设计机制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小微企业开办的程序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掌握一定的创业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小微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小微企业开办的程序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掌握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应变、承担风险、品格等能力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小微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推动学生积极提高各种创业所需的通用技能的意识,比如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与激励能力和理财能力等。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我们完善教学内容。该课程由八个主题模块组成,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模块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并向学生介绍创业基础课程翻转课堂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

模块二:创业者和创业团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业者的涵义及心理特质,认识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熟悉职业性格测评的方法和工具,能对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特质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组建创业团队的风险成因,并掌握如何控制相应的风险和组建创业团队的原则和程序;意识到创业团队的独特价值,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模块三: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创业机会的概念、来源和类型,了解创意与机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步骤与影响因素,习得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方式。

模块四:创业风险及识别与管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有风险,但也有规避和防范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机会风险的理性认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模块五:商业模式及其设计与创新。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商业模式的本质,了解商业模式的类型,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掌握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的思路,明确开发商业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

模块六:创业资源及其管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整合资源的途径,认识创业资金筹募渠道和风险,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模块七:创业计划书的拟定与展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创业计划的作用,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编写过程和所需信息等,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和展示技巧。

模块八: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组织形式、注册、选址,理解企业本质和社会认同,熟悉建立企业的流程、新企业成立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新企业风险管理,掌握企业运营和营销的技巧,进而认识到创办企业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线上线下教学运行机制

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主的第一课堂教学和以“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的第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成可操作的、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运行新机制,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知识互补,机制互动”的良好状态。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后总共分为40课时,采用线上线下,即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其中线上MOOC部分有16个课时,重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对创业、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商业模式、创业资金、创业计划书等内容有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线下翻转课堂部分有24个课时(其中8个课时属于实践学习),重点进行线下互动,通过情景视频、案例讨论、专家点评、教师总结等互动的方式,从课堂组织、知识点凝练、授课形式的创新,让学生更好理解并掌握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做认识与理解创业。

MOOC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集中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学院云平台,老师通过平台进行教学,使用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翻转课堂的组织和执行,可以实现线下课程线上签到,在平台上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按照顺序学习,选修-拓展学习部分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在线讨论、记笔记,与老师进行互动。

这样的教学运行机制,首先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引领与养成,其次结合了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创业所需的知识结合贴近学生需要的成功案例的剖析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任务驱动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基于创新创业大赛的个性化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与练习,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发展。

四、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个性,努力开展基于个性差异的教育,完全学分制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现代教学管理机制。完全学分制是以弹性学制和选课制为核心特征的教育体制,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用学科知识模块来培养学生的管理制度。比如,可以对正处在创业阶段的大学生采取弹性学制,允许他们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对于那些有很强创造力的大学生,学校可以允许他们休学进入社会创业,学校为其保留学籍,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多视角评估的教学考评机制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21世纪理想大学模式”研讨会上,部分专家认为,理想的大学生不应整日坐在教室里研读别人的教科书,老师只管“给分”和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应彻底改变;学生的毕业成绩不能完全以课堂考试来衡量,而应将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的素质作为考评的重点。考核时要注重过程培养,重视能力提高。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实践环节的要求,采取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笔试;阶段测试、专题讨论、论文、小组研究项目、撰写报告、答辩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对此,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特点与定位,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过程考核,以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切入口,结合丰富的商业案例,培养学生商业逻辑思维,最后以创业小组为单位用创业计划书的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过程考核(含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占总分值的60%(其中,线上、线下分别占过程考核分的60%、40%),而以学生完成创业计划书为考核内容的综合考核占总分值的40% 。

六、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机制

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制度基础。高校应把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并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完善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健全的激励措施不仅仅对已作出一定成绩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表彰、奖励,还应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计划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让学生感觉创新创业离自己并不遥远,只要有好的计划,自己的梦想就能实现,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同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七、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跟踪机制

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八、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改革仅由高校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支持教师校外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建成学校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学校与科研院所、与行业和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和教师接触到了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也使工程项目和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使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工程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及时得到工程意识培养,实现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通过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人才共同培养单位。

版权所有  ©  2012-20122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体育部)